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為能源結構調整指明方向和方法
2022年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會時諄諄叮囑,殷殷重托:“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的國情,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這不行。既要有一個綠色清潔的環境,也要保證我們的生產生活正常進行。”
2022北京冬奧會首次實現冬奧場館全部綠電供應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三大賽區所有場館歷史性地首次實現了全部綠色電能供應。河北張家口的光伏電力和風能電力通過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輸入北京電網,通過針對北京冬奧會的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為冬奧會場館的運行提供“綠電”保障。
2022年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歷史性地首次實現全部綠色電能供應,彰顯出中國政府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的信心和態度。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全面建成
2022年12月20日,在建規模世界第一、裝機規模全球第二的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16臺百萬千瓦機組全部投產發電,標志著我國在長江之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長江干流建設運營的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共安裝110臺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7169.5萬千瓦,年均發電量達3000億千瓦時,形成跨越1800公里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對保障長江流域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和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工程開工建設,到興建世界最大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再到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發電,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的建設跨越半個世紀。
電力市場建設提速
2022 年 1 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 2025 年、2030年電力市場建設目標,標志著我國電力市場化邁出重要一步。
2022 年 3 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2022年現貨市場建設推進節奏,提出加快推動電力資源與負荷加快進入現貨市場。2022年11月,國家能源局首次出臺電力現貨市場規則性文件《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和《電力現貨市場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
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背景下,電力現貨市場作為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突破百億元大關
2022年12月22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額突破100億元大關。
全國碳市場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啟動,首批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2000家,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全國碳市場正式上線以來,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2.23億噸,累計成交額達101.21億元。
光伏、風電成我國第三、第四大裝機電源
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5億千瓦,同比增長8.3%。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6億千瓦,同比增長29.2%;風電裝機容量約3.5億千瓦,同比增長16.6%。太陽能發電和風電僅次于火電和水電,成為我國第三、第四大裝機電源。
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愈發成熟,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不斷降低,促使風電、光伏登上了新的歷史舞臺。
“三改聯動”助推我國煤電升級
國家能源局2022年4月25日稱,2022年我國將大力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改造升級規模超2.2億千瓦,促進煤電清潔低碳發展。2022年4月26日,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煤電機組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示范項目——福建羅源灣電廠2號機組投入商運。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逐步調整煤電功能定位,更多發揮其電力系統安全保障支撐能力、調節能力。“三改聯動”高效實施,關乎煤電轉型,更關乎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質量和“雙碳”目標實現。
我國核準10臺核電機組
2022年9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福建漳州二期和廣東廉江一期核電項目。加上2022年4月核準的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廣東陸豐3個核電項目,2022年共核準5個核電項目,合計10臺核電機組,為過去十多年最多的一年。
2022年自主三代核電項目規?;?、批量化的核準和開建,將有力地發揮出核電在清潔低碳、拉動投資、能源保供和電力系統綠色轉型。
俄烏沖突引爆歐洲能源危機
2022年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俄羅斯對歐能源供應受到巨大影響,導致歐洲此前就存在的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天然氣、電力價格節節攀升,能源安全遭遇巨大挑戰。
俄羅斯出口至歐洲的能源越來越少,歐洲能源供給缺口越來越大、物價越來越高,經濟指標不斷惡化。歐洲能源危機的演變可能最終會加劇歐盟內部分歧,長遠來看更會增加對歐洲財政機制、地緣政治乃至能源轉型的負面影響。
中國和沙特加強能源合作
2022年12月7-9日,習近平主席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跟薩勒曼國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沙特阿拉伯王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議》。
雙方強調,加強能源合作是兩國重要戰略伙伴關系的體現;中方歡迎沙特作為中國原油的主要可靠來源國;雙方一致同意共同探索石化領域的投資機遇,加強在電力、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來源及相關項目開發、碳氫化合物的創新利用、能效、能源產品及相關產業鏈本土化等領域和項目上的合作,加強在和平利用核能領域的合作,以及在能源產業創新等現代技術開發領域的合作。雙方強調應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項下共同合作,歡迎沙方相關機構加入“一帶一路”能源和投資伙伴關系,加強沙特作為中國企業生產和出口能源產品的區域核心地位,對地區國家以及歐洲和非洲能源產品消費國的能源項目進行共同投資,從而推動沙特本土產業發展,并通過中方在沙特的相關投資實現中國石化產業的自給自足。